显示标签为“摄影”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摄影”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1年2月28日星期一

Nikon D80 的设定(个人体会)

1. 【个人设定】菜单,默认处于:【简单】选项(仅有 10 个选择项);需要手动改成【完整】,才能看到全部 31 个选项。

2. 【Func 按钮】在机身正面上部,右手食指可触及的位置。菜单设置在“个人设定 16”;目前设为:按下则由“矩阵测光”临时转为“中央重点测光”

3. 【景深预览按钮】在机身正面下部,贴近镜头位置,右手无名指或小指 / 左手无名指 可按到的位置。按下此钮,光圈会收缩到拍摄时大小(而非取景时的全开 - 最大光圈),可以预览景深跟曝光是否适当。

4. 【AF按钮】自动对焦设置,可选AF-A,AF-S和AF-C :
  • AF-S:【单次自动对焦】用于拍摄静止物体,半按快门,相机进行一次对焦,对焦即被锁定,全部按下快门拍摄。
  • AF-C:【连续自动对焦】用于拍摄移动物体,半按快门,相机进行连续对焦(在对象移动时跟踪连续调焦),可以随时释放快门拍摄。
  • AF-A:【自动伺服自动对焦】号称相机自动判断拍摄物体的移动性,选择AF-S AF-C模式。
5. 对焦点。

虽然号称11点对焦,但除了中心对焦点外,其它都是有方向性的,左右的对焦点是竖向的,上下的对焦点是横向的。

也就是说,假如拍摄对象是纯竖线条,相机平放时只能用上下对焦点对焦,左右对焦点是无法合焦的,必须把相机竖起来才能够合焦。对于横线条拍摄对象则反之,相机平放时只能用左右对焦点对焦,上下对焦点是无法合焦的,除非把相机竖起来。

6.对焦锁定与曝光锁定:

可以使用的方式:【半按快门锁定】与【按 AE-L / AF-L 按钮锁定】,两者都可以用于 a. 锁定对焦 b. 锁定曝光 c. 锁定两者,具体可参见 Nikon D80 说明书。
目前我的设定:
  • 【AE-L / AF-L 按钮】 - “AE 保持锁定” (当按下 AE-L / AF-L 按钮时,锁定曝光,并且曝光锁定将保持到再次按下该按钮 或 曝光测光关闭(超时,目前设置为8秒);
  • 【半按快门锁定】- 半按快门时锁定对焦,直到快门被按下或释放;同时,如果之前没有用【AE-L / AF-L 按钮】锁定曝光,则在锁定对焦的同时也锁定曝光(“个人设定19”:自动曝光锁定 ON);如果在半按快门之前已经锁定了曝光(取景器里AE-L 点亮,那么半按快门仅仅对焦并锁焦,曝光仍然按照之前的锁定值进行。
这样作的好处:
  1. 避免了两个手指同时要用力(很别扭),这把情况出现在,如果把【AE-L / AF-L 按钮】设置为“仅锁定自动曝光”(而非“AE 保持锁定”),此时,如果要保持曝光锁定,则右手大拇指需要一直按住【AE-L / AF-L 按钮】不放开(否则锁定失效),然后食指去按快门。。。。
  2. 可先近距离测光(人脸 或 其他灰度 = 18 处),按一下【AE-L / AF-L 按钮】保持自动曝光(AE)锁定;回到正确位置,半按快门对焦并锁焦,移动镜头构图,全部按下快门拍摄。很从容。
  3. 如不需要近距离测光,则直接半按快门就同时实现了锁焦跟锁曝光,然后移动镜头构图,很方便。
注意:“自动曝光锁定”仅对 P,S,A模式有效,M 下曝光锁定无效;Auto 与数字可变模式下“中央重点测光”与“点测光”无效,因此不推荐使用这些模式。

7. 白平衡 - 改变色温,很重要。

应按住【WB】按钮,并旋转主指令拨盘(背面)选择正确设置;
此外,在除 【K】(选择色温)与“PRE”(白平衡预设)之外的其它设置下,可按住【WB】按钮,并旋转副指令拨盘(正面)微调白平衡,减低白平衡会让色调偏黄/红,增高则使色调偏蓝。

注意:如果在室内应用闪光灯,则最好把白平衡置为 “A”(自动),否则如果还使用“白炽灯”设置,则照片整体会非常蓝。

有图有真相:
  • 不开闪光灯,用室内白炽灯自然照明,白平衡选“自动”设置,用大光圈,慢快门,则片子效果偏柔和(泛黄),有温馨感觉,但易因抖动而模糊;

  • 不开闪光灯,用室内白炽灯自然照明,白平衡选择“白炽灯”设置,用大光圈,慢快门,则片子效果偏柔和(泛黄),有温馨感觉,但易因抖动而模糊 (比上一种情况曝光稍强,照片略明亮一些)

  • 开闪光灯,白平衡仍选“白炽灯”设置,光圈不变,快门速度会高,片子不会模糊,但由于设置不对,整体是一张蓝片子(微调白平衡也没有用);

  • 开闪光灯,白平衡选“自动”设置,光圈不变,快门速度会高,片子不会模糊,但整体效果偏冷,感觉更锐利;

2011年2月27日星期日

【摘抄】曝光知识

本文引自: 基础】极易被忽视的重要曝光知识 - 色影无忌_全球最大中文影像生活门户
       数码摄影比胶片摄影方便许多,而有些很简单、很基础、很有用的数码曝光技巧却一直被我们忽略。 网上很多教程,写得实用而准确的不多见,这个教程。只要你愿意花点心思去读懂它,我相信对你是有用的。
第一步,获得自己相机的曝光数据
        每个型号的相机曝光数据其实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型号的相机曝光也有差异,所以要获得完美的曝光,我们就必须先了解自己手上相机的曝光数据。
        1.首先需要一张白纸,白墙也可以,所有白色平整的东西都可以。为了获得良好的光线,最好是白天。
        2.将相机设为手动对焦,焦点不用在白纸上,我们不是测镜头没必要拍得那么清楚。
        3.将相机内置的对比度、色度、锐化等通通设为0。
        4.将相机设为点测光。
        5.将相机设为手动档,光圈大概在4到6之间就可以了(其实可以随意设,但不要太小以免碰上倒易率失效)。
        6.对着白纸,调整快门令曝光补偿为0EV,按下快门,OK,我们得到一张曝光为0EV的图像。继续调整快门到曝光补偿为+1EV,按下快门,得到一 张+1EV的图像。依此类推……一般到+4EV就够了,如果你对你的相机非常这有信心,可以到+5EV、+6EV。。。+10EV等等。同样的,令曝光补 偿为-1EV,按下快门,得到一张-1EV的图像。依此类推……一般到-5EV就可以了。记得每张图像的次序。
        7.将拍好的照片导入电脑。测出照片在不同EV值下的亮度。亮度的求法,直接取RGB其中的一个值,或者平均值也可以。在PS里遂张打开图像,用吸管工具 吸取中间的象素(就是拍照时点测的位置)记下它的RGB值。每一张都记下来并和它的EV值对应上,整理一下,就可以做成下面这样一张表格。
        这是我自己测出的数据:






        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出它们的成像风格,D70的宽容度稍小,成像对比高,DP2宽容高,所以成像对比度低,但过渡自然。而且高光位和暗位曲线平缓,能保留更多细节。
        这就是你相机的曝光数据,这么重要的数据值得花点时间背下来,至少要记住,你的相机加到多档的时候会曝掉(亮度超过255),或者减到多少档的时候会暗到 分不出细节。还有就是在0EV时是什么亮度。最好打印成小卡片随身带着,拍照的时候掏出来看看还是有用的。
        试想,外拍时你可以说:“你这个曝光出来的亮度值只有116,有点暗哦,如果你加一档曝光让亮度提高到160效果就好好多了。”别人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第二步,训练感觉
        先作个小小的测试,看中间的灰色方块,你能立刻说出他的亮度(RGB值)吗?
         如果你能说出它在100~~128之间,恭喜,你可以到一下步了。
        如果不行的话,得花点时间训练,在PS里画些不同亮度的方块,然后记下它的亮度值,训练到你能将所有的亮度值猜得差不多的时候,OK,可以过关了。
        训练的目标是:
        一张图片,你只要扫一眼,就能准确说出它的亮度范围,如人脸的RGB亮度是多少,树的亮度是多少,天空的亮度是多少,到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的时候,恭喜,你离大师不远了。
当然我们只能猜出一个范围,这个范围有多小,准确度有多高,就看你对曝光的要求有多高,或者说你想离大师有多近。

第三步,测光


        举个例子,以DP2数据为例,拍一白墙,要求在照片里的亮度是116左右,方法是点测物体,设曝光补偿为0拍摄就可以了。想让他更亮一点到207左右,就要加两档曝光;反过来图像要暗点就减曝光。就象摇控器上的亮度按钮一样。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曝光来精确控制墙的亮度了,但另一个又问题来了,这面墙的正确亮度应该是多少?116?或是207?
         答案是都对,或者都错。
        因为摄影是门创作,并非只是单纯的记录,所以我们要自己决定这面墙的亮度,这也是第二步训练的目的。我们不仅要看出照片上的亮度,还要决定照片上物体的亮度。创作的意思就是你要自己作主,而不是让相机为你作决定,除非你认为相机比你更聪明。
        那么怎样决定照片中物体的亮度?这个话题说起来有点长,但有个笨办法,就是多看图,不一定是照片,油画水彩素描什么的都可以拿过来看,电影电视画面也可以。特别是多看大师的作品,看看大师是怎样安排物体间的亮度的。
        记住,你要学习的是图像中的亮度关系!
        如果你有心,可以记下一些亮度关系,如人的脸部在亮度116时是怎么样,在207时是怎么样,在44时又是怎么样。又如一般情况下,天空的亮度是多少,树 木的亮度是多少,水面的亮度是多少等等。当然记下来只是为了参考,当你按这种情况曝光时就知道是什么效果了。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图片看多了你自然知道一个物体该有什么样的亮度,每次你举起相机,脑里应事先浮现一幅将要拍好的图像,你要做的就 是调节相机的光圈快门使拍出来照片与你脑中的图像吻合,然后按下快门,一件作品便诞生了。对你来说这是真正的作品,因为这是你按自己意愿拍出来的,不是相 机自动计算的结果。

最后再聊聊几种常用的曝光方式:
1.最亮细节保留曝光方式:
        这种方式适合于主体比较亮的状况,如下图花朵亮而背景暗,普通曝光模式往往会令白色的花朵过曝而丢失细节,如何保留花的亮度层次而又不能过曝?

        分析一下这个场景,不能过曝就是说照片中最亮的部分不能超过255。看回我们的曝光数据表,当曝光为+3EV时亮度243,既足够亮又没有过曝,是理想的 曝光值。所以拍摄前先寻找白色物体中的最亮的部分,用点测,调整曝光补偿到+3EV,按下快门,这就是最佳曝光了。

        同样上面这种情况也适合,这种大面积白色如果曝光处理不好就容易令画面发灰,要保留雪的亮度而且不丢失细节,只要对雪最亮的部分点测并+3EV就可以了。

2.最暗细节保留曝光方式:
       和最亮细节保留曝光方式类似,但是是以保留暗部的细节为主,适合于拍黑色物体。
       不一样的是,亮度细节保留只要不超过255就可以了,但人眼的生理状态是对暗部变化不敏感,从曝光数据也可以看出,当RGB亮度值降到20以下,它们之间 的差别就很难分辨,加上数码相机固有的噪点,所以最暗细节的保留不是大于0就可以了,而是尽可以将曝光后的亮度提高到一点,最好到20以上,当然指的是被 拍摄主体的亮度。
  
         一个黑色的镜头放在黑色的背景上,理论上它们都是黑色的是不是,但我们却不能拍成全黑的,象这种情况是,点测镜头中比较暗的部分调整补光补偿在到-3EV左右进行拍摄。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算黑也黑得有层次。

3.保证主体曝光方式:
        这种多用于人像拍摄或者产品拍摄, 拿mm作例子吧。

       拍人像特别拍mm的时候,就是要拍得漂漂亮亮白白净净的是不是,如果拍成黑脸小心mm找你算帐(就算长得黑也不行),如上图,将图拖到PS里用吸管量一下 mm的脸,亮度是216,对应的曝光补偿应该是在+2.3EV左右,若你下次想拍这种效果,外拍时脸皮厚点,将相机直接对到模特脸上点测+2.3EV,然 后走开另找角度拍摄。放心,曝光值不会因为你的距离改变。      
        总结:相机在什么档位下会产生什么亮度,照片需要什么亮度,调光圈与快门,按快门。

[摘抄] 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

本文引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85%89%E5%9C%88%E5%92%8C%E5%BF%AB%E9%97%A8%E9%80%9F%E5%BA%A6%E7%9A%84%E7%BB%84%E5%90%88

在摄影过程中,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设置相当重要。光圈值主要用来控制光线穿过孔的大小,而快门速度则是控制光线投射到胶卷上的时间。只有将二者 都设置得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曝光效果。遗憾的是许多摄影者在这方面都因为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变得苦恼不堪。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他们总是使用 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设置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结果当然就不能让人满意了。
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值。选择不同的光圈值,允许光线穿 过镜头的孔径就会有所不同。孔径越大,穿过的光线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当你将光圈值设置为最大时,光圈值的度量值F的数值为最小。而当你逐渐关闭镜头或缩 小光圈值时,对应的数值就会越来越大。而这恰恰会让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为什么孔径越大,数值越小;数值越小,孔径反而越大呢?其实F值的大小并不是全部 光圈值的大小,只是部分而已。比如f-8的光圈值实际上要比8大一些。其实只要接受这个观点,这一现象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值越大,孔径越小;数值越 小,孔径越大。

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
关于快门速度的控制和选择,说得通俗一点,快门就相当于遮挡在胶卷前面的一张帘子,根据门帘打开的大小来决定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强弱,将这个大小控 制用时间来控制就是所谓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和光圈F值一样只能表示部分参数,15的意思是1/15秒,而30则表示1/30秒,要比1/15秒快出一 倍;相应的,60代表1/60秒。在较慢的快门速度下,第一帘幕数值表示快门的打开速度,而第二帘幕使之则表示快门的关闭速度。但在较快的速度下(如1 /125秒或更高)两个帘幕一起移动,只让一道狭小的光线从胶卷的一端投射到另一端。快门速度越快,允许光线进入的裂缝就越窄,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就越 少。在有些相机上,快门帘幕为垂直移动设计,不过原理也是一样的。

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 
同一快门速度下,光圈F5.6时拍摄的图像
可 能有很多读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我们可以单独使用光圈或快门速度来控制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为什么我们在每次拍摄时都要考虑到两方面的情况呢?”其 实答案也很简单,对于一个希望能拍摄出更高质量图象的摄影师而言,不会仅仅满足于合适的曝光,还希望能够拍摄出更高效果的图象。需要指出的是,光圈和快门 总是一起工作的,两者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不改变外部光线的条件下,镜头所捕捉到的光线强度谁也无法改变,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也是如此。而如果需 要得到最合适的曝光效果,就必须很好的将两种调节结合起来,如果更改F值使光圈变小,就要将快门速度设置得更慢。反之,如果光圈值变得更大,快门速度就要 设置更快一些,我们可以将这种调节叫做“互惠”。

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 
同一快门速度下,光圈F8时拍摄的图像
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这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认为“我的相机 为自动设置,可以自动找到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最佳结合点,所以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设置”。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尽管你的相机为自动设置,但你能保证它每次使用 不会出现差错吗?所以大家在使用自动相机时,每次使用时都得注意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如果你能做到这点,相信你的摄影技术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即使见了 专业摄影师,也不用低声下气的讨教摄影技巧了!

下面是拍摄照片时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最佳组合的准则。

选择光圈(f值)
镜头孔径
准      则

50mm f/2镜头

最大孔径
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获得足够的曝光量,如现场光照明。具有最小的景深。就结像技师来讲是该镜头最差的一档

f/2

较最大孔径
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获得足够的曝光量。景深浅,有助于使背景离开焦点,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上。

f/2.8

较最大孔径小二至三级
具有该镜头最佳的结像质量。比上述较大的孔径具有稍大的景深。 提供有限的清晰聚焦的范围,以便当照明情况较最佳状态稍差时获得合适的曝光量,例如多云的天气或者在阴影处。

f/4和f/5.6

较最小孔径大二级
具有中等(适度)的景深。适用于户外日光下拍摄。具有极好的结像质量。

f/8
较最小孔径大一级
具有很大的景深。适合于户外日光照明条件下拍摄。具有极好的结像质量。

f/11

最小孔径
具有最大的景深,清晰度损失极轻微(应归于光学原因)。当最大景深显得重要的时候,这种由于孔径小而产生增大景深的好处,在价值上显然超过其几乎察觉不出的清晰度损失的缺点。
  


选择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
准       则

B门
使用相机支架(如三脚架)。快门开启时间的长短由按下快门按钮的时间来控制。适合户外夜间使用小光圈、大景深的拍摄。如拍摄焰火、闪电……及记录夜间由移动照明形成的条纹图案(如行驶着的汽车灯)。

1和1/2秒
使用相机支架(如三脚架)。适合在暗淡照明情况下使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如现场光或摄影灯照明)。适合拍摄无生命的物体和稳定不动的被摄体。

1/4秒
使用相机支架。这是适于拍摄成年人肖像最慢的快门速度。适合在暗淡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适合稳定的被摄体。

1/8秒
 使用相机支架。对于在限定范围内拍摄成年人比用1/4秒快门速度时更好。适合在暗淡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适合稳定的被摄体。

1/15秒
使用相机支架。当相机上安装标准镜头或者广角镜头时,如在曝光时相机能握持得相当平稳的话,那么有些人能手持相机进行拍摄。适合在暗弱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

1/30秒
这档快门速度是在手持相机进行拍摄并在该相机上配以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时,被推荐的最慢快门速度。为了获得清晰度高的照片,相机必须握持的极平稳。这档快门速度适合大多数现场光摄影。适合在多云天气或阴影处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

1/60秒
这 档快门速度适于照明条件不太理想,如多云的天气、在阴影处等户外日光下拍摄照片用。对使用小光圈以增大景深来说,该速度是很有用的。在较明亮的现场光照明 的场所也使用这档快门速度。使用这档快门速度,相机意外地受到震动而使拍摄失败的情况要比使用1/30秒快门速度时来得少些。适用于单反相机的闪光灯同 步。

1/125秒
这是户外日光下拍摄照片最好的快门速度。在明亮的照明情况下,使用中等大小的光圈到小光圈能产生很好的 景深。使用这档快门速度,能使来自相机本身的微弱震动减到最小。能抓住一些中等速度的动作,如走动着的人,儿童的游戏或是自由活动着婴孩。对于手持相机并 安装上焦距小于105mm的中焦距镜头进行拍摄,该速度具有一定的保险性。这档快门速度被推荐用于某些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用闪光灯拍摄。

1/250秒
适 合抓住一般速度的运动体,例如以中等速度跑动着的人、游泳运动员、自行车运动员、在一定距离外奔跑着的马、检阅活动、奔跑着的小孩、帆船、棒球运动、以中 等速度比赛的足球运动员。当你并不需要大景深,而主要是想抓住动作的时候,可以在户外日光照明情况下用这档快门速度,以使相机的震动程度减至最小。适合于 手持相机安装上250mm焦距镜头进行拍摄。

1/500秒
适合抓住运动速度较快的动体,例如中等距离外的运动员、奔跑着的马、跳水运动员、快速骑驶着的自行车运动员、行驶着的轿车或跑动中的篮球运动员。这档快门速度能用来抓住除了最快速度外的所有动体。

1/1000秒
是 抓住快速动体的最佳速度。如赛车、摩托车、飞机、快艇、野外和体育场内的比赛项目、网球运动员、滑雪运动员及高尔夫球运动员。因为使用该快门速度时需用比 其它快门速度时更大的光圈,因此它的景深最小。这是手持相机安装上400mm以内焦距的长焦距镜头进行拍摄时极好的快门速度。